
- 电动油桶泵
- 气动隔膜泵
- 电动隔膜泵
- 卫生级隔膜泵
- 手动隔膜泵
- 粉体气动隔膜泵
- 计量泵
- 气液混合泵
- 排污泵
- 真空泵
- 离心泵
-
耐腐蚀泵
- 螺杆泵
-
化工泵
- 旋涡泵
- 自吸泵
- 多级泵
- 油泵
-
消防泵
-
控制柜
-
潜水泵
- 磁力泵
-
转子泵
-
消防(生活)供水设备
- 管道泵
-
其他泵系列
-
气动隔膜泵、潜水排污泵、...
- 减压阀
-
排污阀
- 电磁阀
- 球阀
- 排气阀
- 过滤器
- 蝶阀
- 呼吸阀、阻火器系列
- 疏水阀
- 截止阀
-
水利控制阀
-
电磁阀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
- 仪表阀/针形阀
- 闸阀
- 隔膜阀
- 柱塞阀
-
管夹阀
- 止回阀
- 旋塞阀
- **阀
-
排泥阀
- 调节阀
- 电站阀门
- 石油/天然气阀门
-
卫生级阀门系列
- 平衡阀
- 氨气阀/氧气阀门
- 防腐阀门
- 黄铜阀门
- 外国标准
-
视镜系列
-
污水处理
-
液位计
- 密封产品
- 消防专用阀门
-
往复泵
-
真空渗漏补漏设备
-
其他阀门
气液混合泵概要
气液混合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气体,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和大气喷射器。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搅拌器和混合器。由于泵内的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达80~100%。所以无需大型加压溶气罐或昂贵的反应塔即可制取高度溶解液。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串联使用可以增加吸气量。一台气液混合泵即可进**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过泵流量1-50 M3/H;处理水量1-150 M3/H。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可以提高溶气液制取效率、简化制取装置、节省场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资、节省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
用途
气浮处理设备、臭氧水制取设备、富氧水制取设备、生化处理设备等。
各种温度调节装置的热媒、冷媒循环移送。
各种过滤装置。
从地下储罐吸引或高压移送汽油、稀释液、各种溶剂等低粘度液体。
清水、纯水、食品、化学液、废液等的喷雾处理。
断续运转、水锤、背压急剧变化之类苛刻用途。如:小型蒸汽锅炉、高楼给水、向高压罐高压注水、由真空罐吸引。
从河川或储水罐等采取水样,移送发泡性液体、易于出现气窝的长横管路中的送液体。
工作条件
稀薄、干净、低粘度或含微细杂质液;
液体温度:-15℃至+120℃ ;
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
自吸高度为9-NPSH(m);
水平向为吸入口、垂直向为排出口。
性能参数
型号 |
扬程(m) |
流量(m/h) |
电机功率(KW) |
转速(r/min) |
20QY-1 |
40 |
1 |
0.55 |
2900 |
20QYB-1 |
40 |
1 |
0.55 |
2900 |
25QY-2 |
40 |
2 |
1.1 |
2900 |
25QYB-2 |
40 |
2 |
1.1 |
2900 |
32QY-3 |
40 |
3 |
1.5 |
2900 |
32QYB-3 |
40 |
3 |
1.5 |
2900 |
40QY-4 |
40 |
4 |
2.2 |
2900 |
40QYB-4 |
40 |
4 |
2.2 |
2900 |
40QY-6 |
40 |
6 |
3 |
2900 |
40QYB-6 |
40 |
6 |
3 |
2900 |
40QY-6 |
40 |
7 |
4 |
2900 |
40QYB-6 |
40 |
7 |
4 |
2900 |
50QY-12 |
50 |
12 |
5.5 |
2900 |
50QYB-12 |
50 |
12 |
7.5 |
2900 |
气液混合泵拆卸与组装
请按照下述程序进行拆卸和组装:
1、拆卸
1)拆卸泵盖螺栓,取下泵盖;
2)松开叶轮紧定螺钉(一体型),将叶轮从泵轴上取下。如果叶轮难以取下,请用螺栓拧入叶轮上的两螺孔,将叶轮拉出;(分体型)用螺栓拧入叶轮上的两螺孔,将叶轮拉出来。
3)从泵轴上取下平健,擦掉固定痕。
4)取下机械密封动环(一体型)
5)卸下将泵体固定在支架法兰上的螺栓,取下泵体,机械密封的静环可以同泵体一同取下,松开泵体与密封压盖螺母,取下密封压盖及螺母,取下机械密封动环与静环。请注意不要划伤密封磨控面。
2、组装
程序与拆卸程序相反,但请注意下述事项:
1)机械密封的摩擦面要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干净,注意不要划伤摩擦面;
2)叶轮要装在泵体与泵盖之间,此外拆卸之前要将泵轴上的固定痕迹擦掉。叶轮与泵体之间调整间隙:(一体型)将叶轮装到轴上,往泵体方向推进,直至角到泵体。轻蔑戏拧紧叶轮紧定螺钉,然后轻轻敲击一下泵轴顶端,利用其反弹力移动叶轮。间隙正确后,装上泵盖,转动泵轴。如果泵轴轻松顺畅转动,即可紧固叶轮紧定螺栓。(分体型)将叶轮装到轴上,往泵体方向推进,直至触碰泵休,按上止退片,轻轻拧紧叶轮守母,然后敲击一下泵轴顶端,利用其反弹力移动叶轮。间隙正确后,装上泵盖,转动泵轴,如果能轻松顺畅转动,即可停止退片敲卡叶轮守母止退槽口内。
3)更换O型圈、垫片。
4)更换各种已经磨损的部件。
5)螺栓一定要对移送均匀拧紧,不要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
6)安装完毕后转动泵轴时,应无卡滞、松紧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