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溫州成國內頭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日期:2025-07-06 12:55
瀏覽次數:2342
摘要:
溫州成國內頭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經過半年的醞釀,因一場**的民間債務危機催生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終於落地。4月6日媒體報道,溫州金融改革試驗區引發“回流效應”,溫州商人回鄉投資金融機構的動向明顯。
  溫州民營經濟的盛衰,已然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風向標”。觀察溫州過往就會發現,民營經濟的繁榮一方麵源自溫州私營企業主拚搏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另一方麵也根植於溫州友善、寬鬆的民營經濟投融資環境。作為對近期出現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和民間金融體係無序發展的直接回應,國務院常務會議於3月28日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旨在構建與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係,對地方金融體係,特彆是民間投融資體製機製建設作了係統、**的安排。
  一個好的投融資環境是促進企業不斷**、優勝劣汰的良性機製。它並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而有賴於政府作出適當的乾預,特彆是作出合理的體製機製設計。好的投融資環境關鍵在於公平。當市場更加公平時,企業可以得到“雙重紅利”:一方麵,公平程度提高可以使機會增加,使企業能夠更多地參與市場活動而直接受益;另一方麵,公平程度提高也可以改善製度,化解衝突,使市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這個角度看,好的投融資環境,實質上是機會平等的投融資環境,包括平等的融資機會、投資機會、市場準入機會等。
  溫州實施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踐,改革方案本身帶有明顯的機會平等特征。溫州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融資風險大的現象,有複雜的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但客觀上已經造成了民營企業發展機會不足,單純靠企業家的拚勁和企業員工的乾勁,難以發展壯大企業。在這樣的局麵下,市場或者是企業自己已無法走出困境,必須依靠“政府之手”,構建擁有更多機會的民營經濟投融資環境。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踐的新意在於,打開了製度化、規範的民營經濟投融資活動“前門”,關閉了製度外、地下的“後門”。作為傳統的正式金融市場體係的重要補充,這些措施有利於消除中小民營企業在投融資方麵的相對剝奪感,同時也消除民間資金提供者的不**感。
  如果用簡單的“二分法”觀察中國經濟,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是*常見的分類方式。有些人將兩者簡單地對立起來,提出了所謂的“國進民退”。事實上,對中國經濟而言,國有與非國有經濟更像是“巨人”的兩條腿,協調一致正是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齊頭並進是*佳路徑。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為全部企業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取向,一視同仁的發展機會才是激發企業家活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氣動隔膜泵不鏽鋼隔膜泵不鏽鋼電磁閥蒸汽電磁閥潛水排汙泵立式多級離心泵,水環式真空泵鑄鐵氣動隔膜泵

浙公網安備 33032402001671號